陵园规划_陵园规划设计_上海杨艺园林集团有限公司

专业从事墓园投资建设、 墓园规划设计、墓园经营管理、艺术雕塑和石雕文物修复等专业性集团公司

400-820-2862
专题资讯
您的位置: 主页>关于杨艺>专题资讯>>

老墓园改造:破局空间瓶颈,传承文化温度​

发布时间:2025-09-25浏览次数:103
        老墓园改造,既是破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选择,也是殡葬行业践行文化传承、顺应绿色发展的必然之路。传统墓园常受限于单一安葬功能、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,而合肥生态寝宫园与天逸静园的改造实践,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。​


       合肥生态寝宫园的改造,以 “打破传统格局” 为核心,重新定义了墓园的空间形态。其摒弃地面密集安葬的传统模式,因地制宜规划地下寝室与葬祭空间,土地利用率实现质的飞跃 —— 原地面仅能安放 2 万穴,改造后可容纳 15 万左右双穴格位,极大缓解了土地资源压力。更难得的是,园区将 “生态” 理念贯穿始终:绿化率达 67% 以上,除出入口与接待大厅外,所有建筑屋顶均以缓坡形式铺设绿化草坪,搭配导光管引入自然光的设计,让墓园从外观上成为兼具景观价值的公园,既为逝者营造了温馨雅致的安息之所,也为生者提供了寄托思念的舒适空间,实现了 “安葬” 与 “景观” 的和谐共生。​

        天逸静园的改造,则聚焦 “可持续发展” 难题,为土地增量受限的老墓园提供了破局思路。改造前,园区室外葬可开发土地所剩无几,面临售罄危机,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。杨艺团队秉持 “绿色发展” 理念,导入智葬创新思路:通过梳理零散地块实现统筹再开发,利用地块高差设计创新安葬形式,探索出多种节地生态葬祭模式。这一改造不仅让天逸静园摆脱了 “土地枯竭” 的困境,重新焕发生机,更实现了园区的持续创收,为同类老墓园的长效运营提供了关键启示。​




 
        从合肥生态寝宫园的 “空间扩容 + 生态景观”,到天逸静园的 “智葬破局 + 持续发展”,老墓园改造早已超越 “翻新外观” 的浅层意义。它既是对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,也是对殡葬文化的现代化传承 —— 在满足社会安葬需求的同时,让 “慎终追远” 的传统情怀,在绿色、人文、可持续的空间中得以延续。